医学教育改革,在教育部实施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推动下,不断深入,取得很多突破性成果。其中开设的临床医学导论课,安排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实践,全面培养学生素质,是改革的突破口。随之而来,在教育部高教司领导下编写的《临床医学导论》教材,作为面向21世纪教材,由高教出版社出版,受到社会较好评价。
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课程体系有一百多年的历史。自1866年由美国医药传教会在广州开设博济医学校开始,至今百余年来,一直沿用国外的医学教育课程模式。虽然50年代学习过原苏联模式,但是主要模式还是1910年,由美国Flexner总结欧洲和美国办学经验,提出的统一的医学课程计划,即由基础课、临床专业课、临床实习三阶段组成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。医学教育由医院办教育,完全变成由医学院办教育。这种模式后来成为世界大多数高等医学教育的教学模式。
它的优点是体现现代医学科学系统性、先进性、基础性、完整性,循序渐进教学,方便教学实施与管理,节省财力、人力。
但是它的缺点也明显,国内外公认现行医学课程体系的主要缺点是:①以学科为中心“三段式”,将基础教育与临床教育完全割裂,互相脱节,在强调学科系统性的同时造成内容重叠,甚至有时互相矛盾。②以生物医学科学为主,分科越来越细,医学课程门数竟达到50多门,忽视医学的人文精神,忽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,不适应现代医学模式,即:生物—心理—社会医学模式。③经院式教学倾向明显,以教师为中心、课堂为中心、书本为中心,理论脱离实际,严重影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。
在我国,医学生进入到医学院校后,到大学三年级还没有接触医院、更没有接触病人,不会看病、识病。只有在学完三年的基础课后,在第四学年学习临床课专业时有少量临床见习活动,直到第五学年毕业实习时,才能接触临床、接触病人,而学生在后期临床实习时基础知识也忘的差不多了,造成基础课与临床课教学内容不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。因而,三年级以前的学生是带有盲目性的学习基础课,把医学当成纯自然科学学习,有些人是为考试而学习,为得到高分数而学习。由于学生不会识病,不关心病人,在基层社会调查实践中遇到病人时躲起来,让农民也难以置信。因此,“打破三段式,早期接触临床,开设临床医学导论课”就成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。
从20世纪到21世纪,医学研究方式在深刻转变:从简单到复杂;从单一到复合;从观察简单试验到精密试验;从分析到综合;从个人研究到团队合作研究;从微观和宏观两极深入研究,一大批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形成与发展。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同时在医学研究中应用,使医学研究方式转变为多学科、多层次、多方位的研究方式。由于科学的发展,医学无限的扩展,特别是医学科学在数学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基础上发展,在人们眼里变成了“纯粹”的科学,忽略了医学的艺术性和道德性,把病人看作单纯的加工对象和生物学个体,被一些人批判为“失人性化的医学”。
医学的科学性、艺术性和道德性是医学的本来面貌。随着现代社会人口迅速增长与老龄化,癌症、心脏病等与生活方式、社会因素有关的慢性病成为疾病谱与死因谱的首位,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—心理—社会医学模式,医学已显示出它的本来面貌。为了使新一代医学生一入学就了解医学的科学性、艺术性和道德性,我们开设临床医学导论课,还医学的本来面貌。
导论要把学生首先导入医学的科学性、艺术性和道德性。因此,导论第一篇医学篇:介绍医学的起源与发展;医学专门分科;医学模式转变;卫生改革;医学教育改革。
导论第二步把学生导入医生的角色。第二篇医生篇:认识医生的使命、医生的素质、医生的培养包括医生的道德培养、法制培养与专业培养;医疗中的人际关系。
导论第三步把学生导入临床。因为学生早期接触病人,首先接触的是病人症状,如发热、咳嗽等。只有学生认识症状,才能和病人有共同语言,才能建立起与病人交流的关系,才能帮助病人就诊就医。因此导论第三篇以诊断学中症状学为主体组成。认识病人、病因、系统症状;疾病诊断;诊断思维;疾病治疗、疾病康复;疾病预防。
导论借鉴了国内外医学教育的先进经验,依据最新的医学材料,立论正确,体例严谨;结构全,内容新,按照系统划分疾病病症状学,增加了问诊要点,导次分明,深入浅出,通俗易懂,使学生既学习知识又掌握为病人服务的本领,树立一切为病人,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思想。